新型储能发展是指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兴技术和材料开发出的高效、可靠的能量储存系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碳排放的压力,新型储能技术成为了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新型储能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目前,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氢能储存等新型储能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电动车、可再生能源集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新型储能技术仍面临着成本、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挑战。因此,加强对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将为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近日,《广东省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以下简称“新型储能路线图”)发布暨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活动在广州举行。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发布了新型储能路线图,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授牌。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介绍,新型储能路线图从概念内涵、产业资源、技术路线和政策布局等4个方面对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描绘了未来产业的构成,预测全球产业状态。对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8个领域的39个技术方向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提出了技术创新愿景与技术攻关重点问题清单。
根据国家发改委凯发官网入口官网查询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较2021年增长110%以上,因此可以反推2021年装机规模约为414.3万千瓦。从储能类型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在中国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幅增长的推动下,中国储能装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cnesa历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中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46.1gw,同比增长30%,增速较2020年大幅增长。
从新增装机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整体呈现波动变化。2021年,中国储能新增已投运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0.5gw。
2021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最新储能政策《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本次新型储能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国家对储能行业的高度重视。
《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要强化规划引导,鼓励储能多元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壮大储能产业体系;完善政策机制,营造健康市场环境;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建设运行水平等。
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实现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咨询等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
p33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