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热一天纪录“两连破”
7月4日,地球表面2米以上的平均气温为17.18°c,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而此前的纪录是在前一天的7月3日创造的。这一温度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与缅因大学测量的。新纪录超过了7月3日创下的17.01°c的高温纪录。这使得今年7月4日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天。在此之前的全球最高温度是在2016年8月和2022年7月共同创下的,当时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6.92°c。
马斯克:未来地球上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视频形式发表演讲称,中国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做好,各个产业都是这样,包括人工智能,中国会有很强的人工智能能力。马斯克还提到,现在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个时期,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还在开发阶段,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但未来将会有非常多的机器人,机器人和人类的比例,在现在看来,某个阶段将会超过1:1,那也就是说,未来地球上的机器人的数量将会超过人类的数量。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让ai平台安全的方法是开源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2018年图灵奖得主、meta ai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开幕式上表示,他完全不同意“因为任何人可用人工智能做任何事,情况可能会非常危险,所以需要严格监管人工智能”的说法。从长远来看,使人工智能平台安全、良善、实用的唯一方法就是开源。
云南发现新物种张氏貂鼬
5日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获悉,此前发现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苴那村的鼬类化石经鉴定属于貂鼬(eirictis)的一个新物种——张氏貂鼬(eirictis zhangi),这是在亚洲东南部第一次发现草原鼬族(lyncodontini)的化石。
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纳入全国算力战略体系
7月6日,从沈阳科技局获悉,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日前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标志着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
新疆第二座750千伏全站gis变电站投运
7月3日,乌昌750千伏变电站启动试运行,标志着新疆第二座750千伏全站gis(气体绝缘)变电站正式投运,乌昌地区网架结构更加完善。乌昌750千伏变电站是新疆第26座变电站,是继五家渠750千伏变电站之后的第二座750千伏全站gis变电站。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智慧中医药论坛举办
随着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大会聚焦中医药数字化发展的论坛——智慧中医药论坛于7月6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以“守正创新·数智赋能·智慧中医药”为主题,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10余位业内专家、企业代表、机构代表,围绕中医药数字化医疗服务建设和智慧化创新发展分享了洞见和思考,为卫生健康事业解决数字化难题提供创新思路。
《自然-通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获新成果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包锐团队在海洋碳-14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碳-14加速器质谱测定深海有机碳年龄,认为陆源老化有机碳降解矿化等过程影响了深海有孔虫碳-14年龄特征,改变了过去基于深海碳酸钙碳-14年龄重建大洋通风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认识。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科学家首次演示“量子数字支付”
尽管每天使用,但你是否对数字支付仍心存不安?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无条件安全的系统,将现代加密技术与量子光的基本特性相结合。团队在现实环境中进行了“量子数字支付”的首次演示,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上。
“特洛伊木马”细菌诱导癌细胞自毁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首次将细菌产生的毒素编码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分子,并将含有这些分子的纳米颗粒直接递送给癌细胞,使癌细胞产生毒素,最终自杀,自杀率约为50%。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治疗诊断学》杂志。
厚度33微米,科学家研发出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
发展新型电磁屏蔽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的关键,特别是超薄、轻质并具有优异力学强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衡利苹团队研发了一种具有超润滑界面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液态金属(s-rgo/lm)异质层状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高性能稳定的电磁屏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人造蛛丝完胜天然蛛丝
南开大学教授刘遵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周湘组成的联合团队,研发出一种皮层带有类皮肤的褶皱结构的人造蛛丝,强度达到1.61吉帕斯卡,韧性达到466兆焦/立方米,超过了自然界中强度最高的达尔文树皮蛛的蛛丝。联合团队同时研发出一种仿生黏附型人造蛛丝,其强度和韧性超过了天然的黏附型蛛丝。该人造蛛丝还可以传输电信号,表现出类似神经元的功能,有望用于神经修复、植入式电极、人机交互等。这两项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材料》。
寒武纪顶级捕食者“吃软不吃硬”
对已灭绝的寒武纪最大顶级捕食者之一加拿大奇虾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它们可能比人们认为的要弱得多。研究显示,加拿大奇虾活动敏捷而快速,善于在开阔水域追逐柔软猎物,但不擅长在海底追逐硬壳生物。研究发表在5日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上。
最新《报告》:我国ai for science论文发表数量最高
7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相关研究机构编写的《中国ai for science创新地图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昇腾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ai for science论文发表数量最高,正积极推动全球ai for science发展。
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揭牌
7月3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揭牌仪式在无锡举行。无锡医学中心聚焦器官移植、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无锡中心、省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无锡中心、无锡临床研究院。仪式上,校领导为无锡医学中心成员单位与无锡医学中心分中心授牌,并向无锡医学中心专职辅导员颁发聘书。无锡医学中心与高层次人才代表以及“揭榜挂帅”项目、重点项目、专病队列和临床研究等项目代表签约。
赣南医学院计划更名,两校或将合并成立新大学
7月5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支持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支持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医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持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p48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