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激励着实体企业踏入新起点、新征程,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企业最重要的契机,为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每个企业都会捕捉到适合自已的最佳发展机遇。
自疫情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在经济总量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性调整同时袭来的背景下,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同时,在资本市场,企业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具体问题。如何破解?
一方面,企业在是否应该上市,如何进行上市选择的问题面前踌躇不决;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的全面推行,ipo被否事件的增加,企业也在更谨慎的思考、迈过上市过程中的每一个门槛。如何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利用好资本市场实现腾飞,是企业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寻求的答案。
本期《前瞻者说》邀请到了知名财经类图书作家周红教授,她曾前后参与过20多家企业上市及融资服务,熟悉企业资本运作。周红教授将围绕二十大精神,对企业如何在a股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进行上市选择和风险规避,进行深一步的剖析和解答。
20大精神给予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极大鼓舞
前瞻者说:“刚刚闭幕的二十大对全国的一些产业和市场都做出了展望。那么二十大精神对企业、对资本市场有哪些具体的指导呢?”
周红:“要想理解好二十大精神,就要理解透彻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有其五大特点,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涉及到了总体经济发展、就业安排、收入及分配制度、经济与文化建设、国防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个方面,多个维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其实是完全相通的,现代化指的是当今发展的一种高水平,由此而言,也就必然要带来在发展当中,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个体系,要实现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市场主体,鼓励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型的、战略兴新产业及前瞻性企业的发展。另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规则也要提升,市场秩序要更加良好,要有更好的营商环境,坚守金融服务于实体企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的避险工具中,上市将成为必选项
前瞻者说:“在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仍有很多企业纷纷寻求上市。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下该如何规避风险呢?”
周红:“疫情过后,上市将成为最受企业关注的事情。企业的避险工具中,上市将成为必选项。由此会不会引发新一轮上市潮,带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也是可预期的。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最大的风险就是企业对注册制尚存认知偏差,带病冲刺,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企业上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规则办。在企业自身发展方面,如果想要做到规避风险,最需要的就是积极应对市场环境,调整好正确姿势与转角,着力打造硬实力。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抗疫物资紧缺。危急时刻,国家队主动出击,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印证。比如汽车企业生产口罩、材料企业生产消毒液……中国制造企业迅速“跨界”转产,既满足了国内需求,又有力支持了全球抗疫。
“从整体产业发展来看,在继续巩固发展制造业优势领域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助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才是我国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华为、老干妈等好企业不能成为企业不上市(ipo)效仿范式
前瞻者说:“目前不少企业积极谋求上市,而有很多老牌企业,比如华为、老干妈等却称自己不考虑上市,这是为什么呢?企业该如何评估自己是否应该上市呢?”
周红:"实际上,任何企业无论上市与否,都不能成为其他企业效仿的模板,更不能简单复制,这是不科学不客观也不现实的。华为、老干妈暂时不ipo上市,自有其深层原因,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两家公司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随意拿来给其他企业作示范仿效。
“华为虽然没有上市,但不上市不等于它与资本无缘,或不融资,只是他们拥抱资本的方式不同而已。作为研发型的技术型企业,其前期投资是很大的,这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至于老干妈,作为典型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这种自负盈亏不欠外债的生产经营模式是最适合该企业现阶段的市场方向和发展定位的,所以,即便它不考虑上市,也是民企中独树一帜的。
“每个拟上市企业都有自已的上市动机、目的,企业在上市之前首先要自查,给自己的企业正确定位、描好自画像、分析市场前景,审慎分析上市对自身发展的利弊。同时,任何企业想上市都要遵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如果达不到上市条件,非要带病冲刺硬上市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找准上市地、上市板块是企业的重要决策
前瞻者说:“企业在上市时对于上市地点上市板块有多种选择,那么企业具体该如何选择呢?”
周红:“企业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选择,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我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包含有三大证券交易所,每个交易所对应板块的上市条件是不同的,如何选择上市地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决策,由于每个板块接纳的目标企业不同,如果选择错位可能事倍功半,机会成本加大。
“在我编著的《企业上市全程指引》一书的2-5章,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选择上市地、各上市板块上市条件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比如新三板,它是企业最容易进入资本市场挂牌交易的登陆地,一直被誉为“优秀企业的蓄水池”,当企业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交易12个月就有可能晋升到创新层挂牌交易,12个月后再向北交所晋阶,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新三板——北交所递进式发展模式。上交所科创板则是属于“卡脖子”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主战场,强调的是科创属性;深交所创业板,则是针对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三创四新”企业上市融资的;主板主要是大中型蓝筹企业ipo上市地。而北交所设立初心就是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汇聚了诸多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在谋求上市机会时,除了要熟悉各板块上市规则及操作流程外,更要搞清楚企业自身情况,要请中介机构,主要是券商进场辅导。”
从ipo被否看企业上市规则
前瞻者说:“很多企业在经过了多轮融资后ipo却被否,最终上市失败。在2021年就有6家企业ipo被否,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企业在ipo应该注意什么呢?
周红:“毫无疑问,能融到资的企业一定有其价值优势。但是,能融到资的企业未必就一定达到ipo标准,10年磨一剑也不乏其数,过会不通过,终止审核也在所难免。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与投资方签署投资协议,也可能会涉及到其它事项,包括对赌协议等。比如拟上市企业在a轮、b轮、c轮融资后,涉及对赌协议相关条款上市前清理事项是否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二)》第10问的规定,这是拟上市企业中容易出现的事情。
“我们从被否ipo公司的上会问询情况来看,持续盈利能力、业绩真实性、关联交易、内控问题等是企业闯关资本市场被问询最多的问题。
“据报道,截至目前,有181个ipo项目撤材料,14个上会被否,四种原因最多见。一是企业与中介机构对注册制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企业不符合拟登陆板块的定位,而这一现象在创业板较为明显。二是业绩疑点颇多,例如财报与资料出现异常变动,公司和机构均不能说明或说明不清其合理性,于是报有‘闯关’心态的带病企业选择了主动撤回材料。三是因申报仓促,导致中介机构尽调工作有瑕疵,后又对现场检查存在后顾之忧,因此撤回。四是经营战略需要调整,或未及时更新申报材料,导致财务资料过期,又或者公司在财务规则、法律条文方面还有完善空间等不可抗力的情况。
“看起来撤否项目数量有所攀升,但也说明监管从严的态势产生了震慑作用。
注册制的灵魂是信息披露,要求企业自律,ipo审核并不是走过场,只是把责任风险压实给了保荐机构,让投资人自行价值判断。从这些被否企业的教训来看,企业在ipo前首先要有一定的自律性,不但要了解自己本身的企业定位和发展前景,更要自查审视自身的财务数据、经营战略等等,至少在企业持续经营、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要经得起考验。除此之外,要透彻理解资本市场、尊重上市规则,按照上市要求去完成申报程序,审核通关,才可能注册生效。企业要想成功ipo发行上市,在了解自身的同时,需要从规则出发,选择好保荐机构为上市保驾护航。”
股票发行全面进入注册制,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瞻者说:“2022年,a股即将迈入全面注册制。注册制后,a股会有那些亮点呢?”
周红:“现在有很多人都在担心实行注册后,上市公司不断扩容,二级市场是否能支撑,投资者的利益怎么得以保护。实际上,实行注册制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刚开始注册制只是在科创板进行试点,两年多后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向全板推行,监管层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以及资本层面做了很多基础工作,来保障注册制的顺利实行。
“比如,在科创板试行做市商制。先后公布两批14家券商科创板做市商名单,预示着科创板正式引入机构投资者做市“领头羊”。做市制度的引入有助于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上交所发布了关于扩大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的消息。为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健康长远发展,上交所将主板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的800只扩大到1000只,深交所也决定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注册制股票以外的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800只扩大到1200只。此次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扩大后,主板标的股票流通市值占沪市主板a股流通市值达到95%,实现了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沪市成分股的全覆盖,对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中沪市成分股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8%、86%。
“今年的7月8日,证监会启动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有助于提高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退出效率,解决管理人和出资人减持股票时在价格和时点上的分歧问题,进一步完善减持规则。在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私募股权创投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工作破解了gp、lp减持难题。
“科创板是否还会试点t 0交易制度,这就更大程度的活跃了交易市场,二级市场越活跃,发行市场压力就越小。”
在专访的最后,周红教授也对证券市场的前景做出了瞻望。她认为20大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会激发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还将推出更多优秀企业ipo,成为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各板块上市公司。
“经济是机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企业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会助推更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选手步入资本市场主赛道。
p31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