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煜全 来源|全球风口(id:haiyinwangyuquan)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今天,我们来说说滴滴出行,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滴滴打车。
5月29日,滴滴打车单独拆分出来的自动驾驶公司完成了五亿美元融资,是由孙正义的远景基金领投的。
滴滴打车为什么要把研究自动驾驶的部门单独拆分出来融资呢?正巧滴滴打车的总裁柳青今年4月份接受了彭博电视台的采访,谈到了这个问题。
采访柳青的是凯雷投资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他在问到滴滴为何拆分自动驾驶时说,这是你们的“非核心业务“。柳青也默认了这种说法,对于拆分的解释是,自动驾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拆分可以吸引顶尖的人才加盟。
现在人工智能人才确实很贵,尤其是自动驾驶相关的。但其实研发人才一直就很贵啊,难道说企业都要把自己的研发部门独立出去才养得起吗?
而更大的疑问是:自动驾驶真的是滴滴的非核心业务吗?
我们在2016年带中国企业家拜访美国uber总部的时候,他们说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车辆调度能力。但我当时就反驳说,如果那样的话,lyft就不会从uber的眼皮子底下冒出来了。可见车辆调度能力不能构筑足够的竞争壁垒。
当然,今天uber的体量比10个lyft都大,原因在于uber的先发优势造成车辆的数量优势。我在美国很多个地方同时用uber和lyft,大多数情况下uber车会先到,而且很多偏僻的地方uber有车lyft没有车。可见uber其实是个互联网公司,要靠用户数量来建立竞争优势。
但是问题来了。今天uber是轻运营模式,不拥有车辆,只负责调度。但自动驾驶大规模普及之后,车辆容易做共享,又没有驾乘乐趣,愿意拥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又愿意拿出来提供租车服务的人估计就少了。
uber自己拥有车队倒是可行,但会变成重运营模式,这可不是uber的优势,反倒是租车公司们的传统优势,像美国刚破产的hertz和中国的神州租车。想想也容易理解:反正都不需要司机开,打车和租车就没有区别了。
但区别是,人家租车公司一直是重资本模式,懂得如何把每辆车资本化运营,而轻资产的uber可不懂。别忘了,hertz自己拥有70万辆车,懂不懂资本化运营是成败的关键。在中国也一样,滴滴到时候会遇到神州租车的强力挑战的。
这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确知自动驾驶一定是未来的话,uber和滴滴们如果不全力介入自动驾驶,等自动驾驶成熟了,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因为租车公司会买来自动驾驶的车辆,加上调度系统,直接给客户提供打车服务。
但uber和滴滴们还有一线生机,毕竟和车厂比起来,他们更懂调度和运营。所以uber和滴滴必须全力介入自动驾驶,把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当自动驾驶市场成熟的时候,uber和滴滴们可以和车厂直接对接,用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平衡车厂的资本处置能力,就可以继续经营自己的业务,避免被替代。
所以,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就是滴滴们的未来技术,属于核心中的核心!
我们再来看看uber是怎么做的呢?uber确实在自动驾驶上下了重注,我们在18年去参观赢得了darpa自动驾驶挑战赛冠军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当年的整个冠军队伍几乎被连锅端到了uber。当时uber就已经有6000辆自动驾驶汽车,每天为匹兹堡提供试商用服务了。
不过uber也在分拆自己的自动驾驶部门,而且在去年19年4月份刚刚给这个部门单独融了10亿美金,而且就是在uber整个刚刚公司完成了10亿美金融资的一个月之后。猜猜谁是投资人?你猜对了,这两次又都是孙正义的远景基金。
不过uber倒是很坦率:为什么单独融资?因为养不起。uber自动驾驶部门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眼前收入,但每月花费高达2000万美元,也就是一年2.4个亿,融10个亿也才够烧4年而已。
对孙正义来说,支持分拆并做出投资是正确的选择,毕竟有uber和滴滴的支持,自动驾驶团队成功的几率会大得多。假设未来自动驾驶真的成功了,其价值有可能超越uber和滴滴本尊,现在以更低的估值投自动驾驶,孙正义肯定不亏。
但uber和滴滴们就不一样了,你们是把自己下金蛋的鹅,在开始下蛋前就作价卖掉了。虽然有人会说,毕竟还是母公司控股嘛。可是资本就是资本,一旦企业发展碰到挫折,资本就会强势介入。
孙正义最著名的,就是用资本催熟企业。而企业一旦达不到发展预期,冲突就不可避免。这些,你看看孙正义的远景基金和wework的矛盾就清楚了。
而自动驾驶虽然是未来,但很可能要走五年以上,甚至十年的路。如果四五年时间拿不出收入利润表现,钱又烧得差不多了,企业和资本方的矛盾就会爆发。
所以,对于有远见的企业家,宁肯用企业利润去支撑烧钱,也要把未来的核心业务养在自己公司里。
像亚马逊、像阿里巴巴,之前云计算多年不盈利,也没见他们做什么拆分融资。谷歌拆分了很多不相关的业务,但从来没想过把移动操作系统安卓拆分出去,更没想拆分谷歌云平台。
而uber这么做,很大原因是因为锋芒毕露的创始人已经被赶走,新的继任者更是职业经理人,希望公司的财务表现不要太难看,而不是在一个业务站稳脚跟之后继续奋斗,希望登上下一个业务的高峰。而创始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滴滴,却处处都在学着uber的做法。
只能说:中国的企业家们仍然缺乏领跑的能力,只好亦步亦趋地学习海外的对标企业。
领跑能力,一方面要有承担巨大风险压力的勇气,另一方面要有洞悉产业未来发展的的眼光,真需要向坚持了十年的王坚博士和始终力挺王坚的马云致敬!
勇气是企业家精神,是不可培养的。而眼光则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的【科技特训营】就希望培养中国企业家掌握这样的眼光,决胜科技未来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全球风口(id:haiyinwangyuquan),作者:王煜全
p35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