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
笔记达人 | 桃之夭夭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青羊
内容来源:2022年10月20日,酷学院联合钉钉举办“2022未来企业学习大会”。
分享嘉宾:章永宏,复旦大学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
商业思维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 对企业而言,什么样的增长是最好的增长?
• 企业的增长,本质上依靠什么?
• 管理者在企业增长中,能做什么?
何谓成长时代?为什么强调组织?又该如何进行修炼?这些问题与所有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息息相关。
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第一,我们身在何处?第二,企业增长的底层逻辑;第三,组织的自我修炼。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能对当下的大变革时代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一、我们身在何处?
过去的几年中,整个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今天,我们重点分享经济方面的巨大变化。
1.三种趋势曲线
最近五年来,经济趋势都是经济学家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
前路漫漫,经济将往何处?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有三种主流的观点,并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趋势曲线。
① 第一种观点,v型曲线
很多企业家认为经济在探底之后可以迅速反弹。
② 第二种观点,u型曲线
当经济下滑后,有些人认为它不会迅速反弹,可能会持续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反弹。
③ 第三种观点,i型曲线
还有一种声音是悲观论调,他们认为经济的下滑势不可挡,反弹遥遥无期。
近三年,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这个争论已日趋终结。究其原因,都与一个要素有关,时间的变化。
如果我们把时间延长,其实所有的趋势曲线都是短期波动。也就是说,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这种不规则波动才是经济发展的常态。
2.直面经济衰退
当然,也有另一种更悲观的看法,他们认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经济趋势,可能会发展成长期的经济衰退,这是经济大萧条的前兆。
尤其今年,这种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比如,前不久联合国发出警告,提醒我们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如果大国不采取有力的措施,这种经济的停滞将会演变为经济大萧条。
在所有的观点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现任桥水投资公司董事长)的观点。
他认为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我们的经济其实是一个逐步直线型提升的过程,但现实并非如此圆满。
达利欧认为当代经济主要靠信贷经济推动,由于信贷的扩张和收缩,导致经济周期性的震荡。这种震荡短期可能是5-8年,长期甚至会达到70-100年。
所以,他在今年多次预测,当下所遇的经济周期可能是一个漫长低谷,与1929-1945年的世界局势如出一辙。这样的预测令人忧心。
达利欧的观点仅是预测,但我们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经济大萧条真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应对?这些问题是我们要思考的重点。
二、企业增长的底层逻辑
1.持续增长是“王道”
我们研究宏观经济趋势的发展,主要目的是回到企业自身的增长,如果经济周期处于长期衰退中,企业要依靠什么来获得增长?
被称为“世界第一ceo”的g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在八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本书,影响深远,书名叫《商业的本质》(《the real-life mba》)。
在这本书中,韦尔奇提出“增长是王道”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心态。商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增长。增长是各种类型、各种规模企业的灵丹妙药。
在韦尔奇看来,经济增长是企业的首要使命,只要能够实现增长,企业的寿命就会一直延续,并且可以解决所有的困境。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很多企业的业绩提升来自于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浪潮所带来的红利。如果这种经济大周期转向衰退,我们还能依然是把经济增长视为发展中唯一的万全之策吗?
面对长期的衰退,企业如何实现增长?这对于很多的企业家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面对巨大的周期变化,许多公司都要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种新情况下,我们能够找到可靠的答案吗?
2.企业增长的“四大法门”
探索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研究历史上的企业实践过的增长方式。所以,在一番深入分析后我发现,企业的增长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 第一种,恶性增长
恶性增长最重要的标志是以规模作为追求目标。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单一指标来反映。比如,追求流量、追求市场占有率、追求销售收入等。
这种指标也许在短时间内可以大显身手,但长时间却面临巨大的风险。
现实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互联网公司往往是野蛮增长的典型,它们通过免费、低价等营销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丰厚的流量经济。
恶性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但它所带来的高风险、高威胁,也让很多企业望而生畏。
②第二种,良性增长
如何让企业不仅做大,还能做强?
被称为“执行之父”的拉姆·查兰(ram charan,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咨询大师)曾写过《良性增长:盈利性增长的底层逻辑》(《every business is a growth business》)一书。
书中阐述了良性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roe(return on equity),净资产收益率。
roe=利润率*周转率,它不是单一的收入或单一的市场占有率指标,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利润收益,考虑整个资产的利用率。只有在这些综合指标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增长才会表现出一种均衡的态势。
比如,一些公司上市之前都是盈利状态,一旦上市,就会由于快速扩张,导致企业出现了很多致命的问题。
③ 第三种,系统增长
其实,不论是恶性增长,还是良性增长,在持续成长方面依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有人提出新的增长方式,系统增长。
系统增长主要与组织系统,或者说组织结构有关。它通过发展独特的组织能力来支撑企业的增长。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海尔公司,海尔在过去的30年里,通过颠覆性的组织变革,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效果有目共睹。
④第四种,创新增长
系统增长出现后,又发展出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创新增长。和系统增长相比,创新增长更偏向于人的激励与赋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群策群力,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比如,纽柯钢铁公司(nucor,一家美国的世界500强公司),这家公司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一直都保持着利润和周转率的双效益增长。尤其处于钢铁行业,这个夕阳产业中,这种增长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纽柯钢铁就是通过创新的文化,让每位员工、每次变革都产生出巨大的收益,这种赓续前行的成长着实令人赞叹。
3.破解企业增长的密码
在四种增长方式间,存在的一种进化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增长目标。
从恶性增长到良性增长,追求的还是绩效规模。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单一指标,另一个是多维指标。
第二条主线,增长动力。
系统增长和创新增长后,这个目标转化为持续增长的目标。这是一条更深层次的主线,一条暗线,关于增长动力。
我们探讨增长方式时,最终都要回到第一驱动力,那么,恶性增长和良性增长在很大的程度上依然是资本驱动。
系统增长和创新增长出现后,人的力量逐渐从边缘位置转移到核心,增长的动力也从资本驱动转向人本驱动。
所以,企业增长到底依靠什么?通过前面的探讨,可以得到最终的结论。
韦尔奇讲过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商业归根到底是一项“团队运动”,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纽柯钢铁公司创造了六十年的长青奇迹,公司内部也有一句深入人心的格言,“我们打造的不是钢铁,而是人。”
所以,企业增长最终依靠的是人的成长。
三、组织的自我修炼
我们了解了宏观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后,该何去何从呢?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到底从哪里开始修炼?该从何着手?
1.增长 持续=基业长青
在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成功穿越经济周期的企业拥有怎样的特质?三个国家的三类企业为我们做出了标杆。
① 德国“隐形冠军”
所谓隐形冠军就是那些不为大众所知,低调却又能创造业绩神话的企业,主要是行业市场的一些to b企业。
这些企业在全球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并且拥有经久不衰的能力,如何做到的?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业务上始终保持聚焦,不会随意扩张,非常专注。而在细分的领域中,又会始终保持高度的创新能力。在一招鲜吃遍天的同时,又拥有无限的活力。
据说全球有3000家隐形冠军企业,德国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② 日本“长寿企业”
日本盛产长寿企业,全球大概有5000家长寿企业,日本企业的占比接近半数。
在这些企业中,最长寿的公司当数金刚组(日语:株式会社金刚组,创办于公元578年,现存世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它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这些企业如此长寿?秘诀有三点。
第一,主人翁精神。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使每位员工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公司,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第二,低调务实。
第三,秉持长期主义的价值观。
③ 美国“三化公司”
当下,那些耳熟能详的跨国巨头企业,几乎都来自美国。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中,更是遥遥领先。
这些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化”。
第一,规模化,体量庞大。
第二,资本化,能够充分利用资本。
第三,全球化,在全球进行大量的投资并购。
所以,不论“隐形冠军”、“长寿企业”,还是“三化公司”,既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秘诀,也存在两大共性:一是增长,二是持续。
2.从优秀到卓越
那么,在当下这种处于衰退的经济周期过程中,持续和增长哪个更加重要?哪个应该优先考虑?
著名的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一)出版过两本书,《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和《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 。
他看到世界上有这样一类公司,它们历史悠久,将近百年,平均的创立日期在1897年左右。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它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大萧条,经历了革命性的科技变化和文化动荡,为什么可以依然长盛不衰?
柯林斯给出了答案,就是从优秀到卓越。这个理念解决了持续增长的问题,这种增长是卓越的增长,而非普通增长。
如果卓越的业绩,加上基业长青的经营理念,就会造就一个历久不衰、永续发展的企业。
这些运筹帷幄的公司,无论是做绩效,还是做卓越的公司,柯林斯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包括三个部分。
① 领导者画像:“第五级经理人”
根据《从优秀到卓越》的理念,需要领导者具备“第五级经理人”的素养。在经理人能力的五层体系中,他是位于最高能力等级的经理人,并可以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
基业长青公司中,领导者应该定位为一位“造钟师”,而非“报时鸟”。
“造钟师”可以打造一套卓越的系统,像瑞士钟表一样,会不断精密、有序地运行。而“报时鸟”是间隔一段时间做出一个卓越的业绩,但是很难持续。
② 领导者理念:刺猬理念
刺猬理念可以“简化”世界,聚焦本质。
企业只要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基本理念或成长模式,发挥统帅的指导作用,无论市场和对手发生任何变化,面对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都能轻松应对,获得快速增长。
千招会不如一招绝,与其贪多务得,不如独一无二。
要有高瞻远瞩、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这样的信念会发展成一种教派般的文化。
③ 领导者行动: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发展成文化,来驱动整个企业组织的发展。
通过信念和文化,产生行动,这种行动是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的,并且在日常的实践中不断激发进步,不断地追求卓越。
这就是柯林斯的答案,公司才是终极的创造,而不是产品。
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企业,是因为它们有杰出的组织,而非持续不断地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柯林斯的结论非常明确,一个企业想要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打造出卓越的组织。
3.重新定义“组织”
对于组织有很多种定义,我个人特别赞同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观点。
他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人以上的活动和汇聚力量的系统。所以在这里要强调两点。
第一,组织一定是以人为本的系统。
第二,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两位专家的观点,找到了让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方式,就是打造卓越的组织系统,目的是凝聚和发展人才的力量。
如果我们相信这种理论的话,就需要重新定义企业,重新理解企业。
4.打造三位一体的组织系统
① 经济系统
目的重在实现财务绩效。
② 商业系统
为了实现财务绩效,需要采取多种价值活动,这种价值活动被称为商业系统。
③ 群体系统
通过组织分工协作,获取运营的效率,人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群体系统显得更加重要,所以群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协同和共创。
组织内部首先要分工,然后再协作。协作的过程中,把财务的绩效、运营的效率和人员合作整合起来称为管理职能。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就是管理者。通过管理者的活动,这三个系统才被整合为统一的系统,我们把它叫做组织。
前面提到了四种增长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系统的不同组合。在恶性增长和良性增长中,是经济系统和商业系统起作用。在系统增长和创新增长中,更强调群体系统和商业系统的作用。
5.管理者才是自驱的原动力
你的企业如果打造组织系统?到底以什么作为企业的核心?每个公司的管理者都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
任何企业的组织都是始于分工,而成于合作。企业需要具有三种不同的维度、不同的系统,分别是经济效益、商业效率、群体协同。
那么,这个系统怎样才能够真正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卓越的组织。它的重点还是要回到三大系统。
核心环节和中心枢纽是管理者。如果管理者不能成长,组织系统依然会碰到巨大的瓶颈。
对于管理者来讲,人的管理是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和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以管理者的领导力为中心,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驱动力。除此之外,作为管理者还需要考虑两件事: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地做事,前者需要决策力,后者需要执行力。
总体来说,管理者有三大责任:以员工关系为中心,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正是管理者的这种责任,驱动着组织系统的成长。这需要一个大前提:组织的系统就要以群体系统为中心,不能以商业系统或经济系统为中心。所以,只有当群体系统作为组织的核心时,管理者的成长才有可能发生。
还有一个大问题:管理者在企业当中,如何才能成为协调者,而不会成为组织的障碍?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管理者必须要遵循利他而非利己的价值观。
管理者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权利,不愿意承担责任,他只会制造冲突、麻烦和争端,也会导致组织的群体系统由分工变为分离,最后走向分裂。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企业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分崩离析。
四、结语
我们可能正处于经济长期衰退的边缘,面对无法预测的下行周期,企业应该尽最大能力发动群策群力的能量,让所有员工都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管理者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抓手。
最后,想给大家分享几句话。
第一,当下,我们与其去了解大环境的周期,不如真正了解自己。周期无论怎么变化,其实大局已定,我们改变不了周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第二,宏观经济增长的整体红利已经结束,我们应该把目标转向自身的成长。
只要修炼好内功,就能够获得独立自主的力量,创造自己的命运。成长有一个最简单的法则,你的追随者有多少,那么你就能走多远,这个也是持续增长中的应有之义。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社区,微信最具价值排行榜:职场榜第一、总榜前三。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超过10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p21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我要投稿
×